歡迎您光臨本站 登入註冊首頁

利用Keil C51實現T0精確定時

admin @ 2014-03-25 , reply:0

概述

   利用89C51設計一個簡易日曆時鐘系統,時鐘系統硬體主要由單片機控制的計時電路、複位等輔助電路、按鍵電路、數碼管顯示電路、電源系統等組成。日曆時鐘可以顯示年、月、時……

    利用89C51設計一個簡易日曆時鐘系統,時鐘系統硬體主要由單片機控制的計時電路、複位等輔助電路、按鍵電路、數碼管顯示電路、電源系統等組成。日曆時鐘可以顯示年、月、時、分、秒;可以設置年、月、時、分 其中計時控制電路由AT89C51單片機控制;按鍵電路包含時間設置;時間顯示屏電路由7個數碼管組成;電源系統由小功率整流濾波穩壓電路組成,輸出直流電壓5 V,向主電路及顯示電路供電。系統框圖如圖1所示。
 
圖1 日曆時鐘系統框圖
    在計時過程中,系統利用89C51自身的計時器T0作為時鐘基準,計時器中斷的準確度直接關係到整個系統的精度,因此獲取精確的定時時鐘信號成為該系統的關鍵。MCS-51單片機內有2個可編程的16位定時器/計數器,在本系統設計中採用AT89C51的定時器T0,並工作在方式1下,晶振頻率為12 MHz。

1 T0定時中斷
    定時器/計數器T0工作方式1的電路邏輯結構如圖2所示。T0定時特性功能寄存器由TL0(低8位)和TH0(高8位)構成。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控制定時寄存器的工作方式;TCON則用於控制定時器T0和T1的啟動和停止計數,同時管理定時器T0和T1的溢出標誌等。程序開始時需對TL0和TH0進行初始化編程,以定義它們的工作方式,並控制T0和T1的計數。在系統的設計中,計時單位以s為基準,並要求日誤差≤10 s,如果用循環去做,無法滿足精度要求。選用12 MHz的晶體可得到1 s的精度,經分析確定使用定時器0的方式1。這個方式下,定時器0是16位定時器,也就是最大定時值為FFFFH,12 MHz晶體的每個定時周期為1 s,最多可以定時FFFFH×1 s=65635 us,即使使用最大值也無法一次定時1 s,設計中使用1次定時20 ms,50次定時中斷得到1 s。20 ms定時中斷的定時值為:FFFFH-20 ms/1 s= B1DFH。
 
圖2 定時器/計數器工作方式1邏輯結構

2 程序測試與調整
在Keil uVision3平台下利用C語言實現如下代碼:
#include<reg52.h>
#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
uchar data MScond= 0;//ms
uchar data Scond= 0; //s
uehar data M inute= 0;//min
uchar data Hour= 0;//h
void main(void){
EA =1; //允許CPU中斷
ET0 = 1; //定時器0中斷打開
TMOD =0x1; //設定時器0為方式1
TH0= 0xB1;
TL0= 0xDF; //設定時值為20 000 us(20 ms)
TR0 = 1; //開始定時
while(1);
}
void Time0(void) interrupt 1 using 1
{
TH0=0xB1; //20 ms斷點 (1)
TL0=0xDF; //設定時值
MScond= MScond+ 1;
if(MScond == 50)
{MScond=0;
Scond= Scond+ 1;
if(Scond == 60)
{Scond=0;
Minute=Minute+1; //分斷點   (2)
if(Minute == 60)
{Minute=0;
Hour=Hour+1; //d,時斷點   (3)
if(Hour == 24)
{ Hour=0; }}}}
    首先調試每20 ms中斷時的精度,在選項中設定調試晶振為12 MHz,在(1)處設置一個斷點再運行,這時記錄下每次中斷時的時間,如圖3所示。在初始化中費時為551 s,每一次中斷時間應該考慮該項的影響。在實際處理中可以利用兩次中斷時間的差來作為定時器的中斷時
間間隔。
    通過測試,得到第一次為0.020 568 00 s,第二次為0.040 580 00 s,第三次為0.060 592 00 s。可以看出,每中斷一次會比定時值長了12 s。如果將斷點設定在(2)處,並通過Logic Analyzer tool,得到分鐘第一次中斷的時間為60.036 57 S,第二次中斷的時間為120.072 57 s,則每分鐘的實際時間為60.036 S。再將斷點設定在(3)處,得到小時第一次中斷的時間為3 602.160 576 S,第二次中斷的時間為7204.320 576 S,可以得到小時的實際時間為3602.16 S,如圖4所示。
    為什麼會產生這些誤差呢?通過對中斷程序的彙編源碼進行分析,實際上中斷程序入堆棧時使用了兩條語句:PUSH ACC和PUSH PSW。執行人棧指令花費了4個機器周期,加上重新對TH0和TL0的載入又用去2個機器周期,計數值加1花費了2個機器周期,中斷返回約4個機器周期共約12個機器周期。為了消除這些因素的影響,需要在對T0設置計數值時減去12個機器周期,將計算得到的初始值B1DFH加上12(0CH)得到:B1DFH+12=B1EBH作為新的定時器初值,修改後的程序為:
#include<reg52.h>
#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
uchar data MScond=0; //ms
uchar data Scond=0; //s
uchar data Minute=0; //min
uchar data Hour=0; //h
void main(void){
EA = 1; //允許CPU 中斷
ET0= 1; //定時器0中斷打開
TMOD = 0x1; //設定時器0為方式1
TH0= 0xB1;
TL0=0xEB; //設定時值為20 000 (20 ms)減去12
TR0= 1; //開始定時
while(1);
}
void Time0(void) interrupt 1 using 1
{TH0=0xB1; //20 ms斷點 (1)
TL0=0xDF; //設定時值
MScond= MScond+ 1;
if(MScond == 50)
{MScond=0;
Scond= Scond+ 1;
if rScond == 60)
{Scond=0;
Minute=Minute+1; //分斷點 (2)
if(Minute == 60)
{Minute=0;
Hour=Hour+1; //時斷點 (3)
if(Hour == 24)
{ Hour=0;}}}}
    重新調試程序,仍然在選項中設定調試晶振為12 MHz,重新測試20 ms定時器的實際時間,在(1)處設置一個斷點后運行,重新記錄下每次中斷時的時間,如圖5所示。初始化時間為556 s,為消除其影響,使用兩次中斷時間間隔來作為定時器實際獲得的基準時鐘。得到一次中斷時的時間為0.020 556 00 S,第二次為0.040 556 000,第二次為0.060 556 00 s,可以看出每次中斷間隔剛好20 ms。如果將斷點設定在(2)處.並通過Logic Analyzer tool,得到第一次中斷時時間為60.000 57 s,第二次為120.000 57 s,間隔剛好60 s。將斷點設定在(3)處,得到第一次中斷的時間為3600.000 578 s,第二次中斷時間為7200.000 578 s,時間間隔為3 600 s,測試結果如圖6所示,完全可以滿足系統設計的需要。

3 總結
    通過對定時器的誤差分析和校正.可以提高系統的精確度。當然.上面的分析是在軟環境下理想晶振頻率下實現的,在現實中會因晶振偏差等因素而造成誤差。在該測試中,主程序沒有進行其他處理,而在日曆設計中還要涉及到計時器T1的中斷來完成對掃描顯示電路的處理,還包括外部中斷對時鐘進行了調整,加上一些鬧鐘功能,這必然會對T0的定時精確性產生影響。另外.當中斷程序中語句越多,佔用的機器周期也越多,因此在設計中應充分利用Keil uVision3的分析工具,通過多次調整計數初值以獲取精確的時鐘信號,這對於要求精確時鐘信號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。


[admin via 研發互助社區 ] 利用Keil C51實現T0精確定時已經有5514次圍觀

http://cocdig.com/docs/show-post-4213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