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型集成LC振蕩器E1648介紹
概述
典型集成LC振蕩器E1648介紹 典型集成LC振蕩器E1648介紹 與分立器件振蕩器相比較,集成振蕩器除了頻率上限較低外,有電路一致性高、電路更加可靠、調試容易、工作穩定等優點。這…… 典型集成 LC 振蕩器E1648介紹
與分立器件振蕩器相比較,集成振蕩器除了頻率上限較低外,有電路一致性高、電路更加可靠、調試容易、工作穩定等優點。這裡選取最常用的單片集成振蕩器 E1648 為代表,作簡單介紹。如圖 3 . 7 :

如圖 3 . 7 , E1648 內部主要由差分對振蕩電路、偏置電路和放大電路組成,它可以產生正弦振蕩信號輸出,在不同的設置下也可以產生方波輸出。上圖給出了差分對振蕩電路的等效示意圖,由電流源組成的各級偏置電路省略。
E1648 振蕩器的核心迴路由恆流源 Io、三極體 Tl 、 T2 組成,它們共同組成了完整的正反饋電路:設某瞬間電路熱雜訊 Ui 加在 T2 基極的電壓極性為正,經過 Tl 、 TZ 差分放大后 Tl 集電極電位上升,它與 Ui 同相,施加於 TZ 的基極,因此形成了正反饋。 Tl 、 T2的差分輸出特性為雙曲線正切特性,起振時的振蕩電壓工作在差分放大器輸入特性的最大跨導處,很容易滿足幅度條件而振。 [由此看出在使用差分放大器時,為避免自激振蕩,應使對端輸出信號盡量與反極性輸入端隔離]振蕩器起振后,因為電路的正反饋,振蕩幅度將不斷增加,隨著振蕩幅度的增加,差分放大器的跨導不斷減小,差分放大器的放大倍數不斷減小,振蕩幅度的增加逐漸變緩慢,最後晶體管進入截止區,幅度增加到最大而穩定下來。

輸出功率。在晶元 5 腳外加控制電壓,使恆流源 fo 加大,差分振蕩器的振蕩幅度也增加,在外加直流電壓足夠大時,晶元將輸出方波信號。
- LM317電路圖
- LM317中文資料
- 單片語音識別電路
- 射頻晶元RF401和用其構成的高可靠遙控電路
- 嵌入式系統辭彙表
- Win2003伺服器集群技術 (完整版)
- 基於MSP430單片機的微功耗中文人機界面設計
- RS-232D串口基礎知識及介面定義
- 樓宇自動化控制網路數據通信協議BACnet
- linux UART串口驅動開發文檔
- 在嵌入式Linux及QT/Embedded-2.3.7下製作QPF字型檔
- cadence原理圖設計簡介
- Linux 串口編程入門
- MAX+PLUS II快速入門
- frame buffer device驅動程序
- 打造SQL Server2000的安全策略教程
- Server2003 DNS服務安裝篇
- MiniGUI中IAL引擎的實現
- WIN XP/2003系統服務備份與保護
- 基於 Modelsim FLI 介面的FPGA模擬技術
- windows下linux開發環境配置
- 實用的Linux網路配置工具netconf
- Skyeye 安裝筆記
- Windows下PIC8位單片機源程序彙編和固化(四)
- 基於嵌入式linux和s3c2410平台的視頻採集
- NIOS II網路驅動程序分析(1)
[admin via 研發互助社區 ] 典型集成LC振蕩器E1648介紹已經有5167次圍觀
http://cocdig.com/docs/show-post-3702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