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您光臨本站 登入註冊首頁

概述

    天調其實就是一個阻抗變換器,其作用是將非50Ω的天線阻抗,經過天調變換之後連接電臺,使電臺輸出端的負載是50Ω。我認為其功能應該有二:一,是使電臺的輸出……


    天調其實就是一個阻抗變換器,其作用是將非50Ω的天線阻抗,經過天調變換之後連接電臺,使電臺輸出端的負載是50Ω。我認為其功能應該有二:一,是使電臺的輸出迴路不出現駐波(或電壓駐波比小於1.5),以保護輸出功放管不因高珠寶導致的高電壓而擊穿損壞;二,是使饋線兩端負載阻抗都等於饋線的特徵阻抗50Ω,以保證饋線工作在行波狀態,這樣的傳輸效率最大。
    竊以為,連接天調有兩種:第一種是在天線端連接,即從電臺→饋線→天調→天線這種連接,比如長線天調的使用說明書就是這樣建議的;第二種是連接在電臺輸出端的,即從電臺→天調→饋線→天線。我注意到大多數使用同軸電纜饋線天調的(我不知道說「饋線天調」是否準確,是為了區別於長線天調),比如使用FT-897的原配天調的人,就是採用的第二種接法。我認為,這第二種接法有些不夠妥當,天調最好還是用在天線端效果好些,不管是長線天調還是饋線天調。道理如下:

    我們平常說的饋線50Ω,是指它的特徵阻抗,只要沒有變形、受潮進水等因素,可以假設其特徵阻抗當然是不會變的。但如果饋線兩端的負載不是50Ω,就出現了不匹配(天調的目的就是要變換阻抗到50Ω)。這樣就會由於饋線駐波(正常即兩端阻抗匹配的情況下饋線內應該是行波,也就是饋線內處處的電流電壓是相等的)的出現從而導致射頻功率不能有效地傳送到饋線末端的負載(天線)上。而採用第一種連接法——電臺→天調→饋線→天線——這種接法,就會出現這種饋線駐波情況,儘管電臺輸出迴路由於天調的阻抗變換而匹配了、沒有駐波了。饋線一旦出現了駐波,就會有反射損失。儘管反射損失主要不是銅損(熱損耗),只是導致傳輸效率變低,但是,假如饋線兩端不是負載50Ω,導致饋線不是行波狀態而出現了駐波,將會導致饋線內的電壓電流有效值比行波狀態下的大,所以也會導致熱損耗的銅損比行波狀態下的大(因為射頻信號在饋線多次來回反射,導致電阻損耗加大)。
    所以,不管是長線天調(這個大多數HAM會按照說明書採用第一種連接法)還是饋線天調,我都建議採用電臺→饋線→天調→天線的第一種連接法。這樣饋線兩端都是50Ω(始端是電臺輸出阻抗,無疑是50Ω,末端是天調,已經將不是50Ω的長線天線變換為50Ω了),因而此時的饋線就是行波狀態,不但電臺裡面的輸出迴路沒有駐波(這是大多數人使用天調會注意到的、也是使用天調的主要和顯然目的——保護電臺的輸出管),而且饋線上也沒有駐波。 這樣,就不但實現了前述的天調功能一,而且也實現了功能二。

[retouched via 研發互助社區 ] 關於天調是接在電臺端還是天線端較好已經有1079次圍觀

http://cocdig.com/docs/show-post-4520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