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嵌入式的環境之下,內存和外存資源都需要節約使用。如果使用RAMDISK方式來使用文件系統,那麼在系統運行之後,首先要把外存(Flash)上的映像文件解壓縮到內存中,構造起RAMDISK環境,才可以開始運行程序。但是它也有很致命的弱點。在正常情況下,同樣的代碼不僅在外存中佔據了空間(以壓縮后的形式存在),而且還在內存中佔用了更大的空間(以解壓縮之後的形式存在),這違背了嵌入式環境下盡量節省資源的要求。
使用cramfs就是一種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。cramfs是一個壓縮式的文件系統,它並不需要一次性地將文件系統中的所有內容都解壓縮到內存之中,而只是在系統需要訪問某個位置的數據的時侯,馬上計算出該數據在cramfs中的位置,將其實時地解壓縮到內存之中,然後通過對內存的訪問來獲取文件系統中需要讀取的數據。cramfs中的解壓縮以及解壓縮之後的內存中數據存放位置都是由cramfs文件系統本身進行維護的,用戶並不需要了解具體的實現過程,因此這種方式增強了透明度,對開發人員來說,既方便,又節省了存儲空間。
cramfs擁有以下一些特性:
採用實時解壓縮方式,但解壓縮的時侯有延遲。
cramfs的數據都是經過處理、打包的,對其進先寫操作有一定困難。所以cramfs不支持寫操作,這個特性剛好適合嵌入式應用中使用Flash存儲文件系統的場合。
在cramfs中,文件最大不能超過16MB。
支持組標識(gid),但是mkcramfs只將gid的低8位保存下來,因此只有這8位是有效的。
支持硬鏈接。但是cramfs並沒有完全處理好,硬鏈接的文件屬性中,鏈接數仍然為1.
cramfs的目錄中,沒有“.”和“..”這兩項。因此,cramfs中的目錄的鏈接數通常也僅有一個。
cramfs中,不會保存文件的時間戳(timestamps)信息。當然,正在使用的文件由於inode保存在內存中,因此其時間可以暫時地變更為最新時間,但是不會保存到cramfs文件系統中去。
當前版本的cramfs只支持PAGE_CACHE_SIZE為4096的內核。因此,如果發現cramfs不能正常讀寫的時侯,可以檢查一下內核的參數設置。
可以從http://sourceforge.net/projects/cramfs/下載cramfs-1.1.tar.gz。然後執行
tar zxvf cramfs-1.1.tar.gz
進入解包之後生成cramfs-1.1目錄,執行編譯命令:
make
編譯完成之後,會生成mkcramfs和cramfsck兩個工具,其中cramfsck工具是用來創建cramfs文件系統的,而mkcramfs工具則用來進行cramfs文件系統的釋放以及檢查。
下面是mkcramfs的命令格式:
mkcramfs [-h] [-e edition] [-i file] [-n name] dirname outfile
mkcramfs的各個參數解釋如下:
-h:顯示幫助信息
-e edition:設置生成的文件系統中的版本號
-i file:將一個文件映像插入這個文件系統之中(只能在Linux2.4.0以後的內核版本中使用)
-n name:設定cramfs文件系統的名字
dirname:指明需要被壓縮的整個目錄樹
outfile:最終輸出的文件
cramfsck的命令格式:
cramfsck [-hv] [-x dir] file
cramfsck的各個參數解釋如下:
-h:顯示幫助信息
-x dir:釋放文件到dir所指出的目錄中
-v:輸出信息更加詳細
file:希望測試的目標文件
本段摘自於:《Linux與嵌入式系統》,這本書由李善平 劉文峰 王煥龍等編著。
[admin via 研發互助社區 ] cramfs文件系統已經有4238次圍觀
http://cocdig.com/docs/show-post-42812.html